高二政治教案:实践的特征(2)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11:05:5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实践的基本特征(多媒体显示)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多媒体显示) 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阅读104页第2、3、4段)(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手段) (议一议)104页 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人有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这就使人能有目的地从事社会实践,人的体力和智力统一起来,共同构成实践的主体这个基本要素。 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智力和体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它的状况归跟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 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 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八、九段后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其中既有自然物,又有人工制品。改造社会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可见,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中,究竟是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当时、当地的实践对象?归跟到底不是由人们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 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 ,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板书)(多媒体显示) 师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A、“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B、“劳动终结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 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地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实践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下一篇:高二政治教案: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