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12:05:4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包含的意识。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运用:让学生从理论和事实(典型材料)两方面论证“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中把握——些基本道理。 例如: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等等,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根本区别性自私论”的影响。 4.美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二)整体感知 不断克服、清除“人首先了解人、认识人的属性,才能真正理解人生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教具准备 板书、资料 (三)教学过程 [典故导人] 第一步,介绍希腊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路过他面前的每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 第二步,提问:这个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谜底是:人。早、中、晚喻人一生中的幼年、成年、晚年。) 第三步,教师再作如下对话引导:这表明希腊人是从什么角度在对人进行思考?(从人生过程中的外部特征角度。)司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与什么的区别与联系呢?(人与动物)那么人与动物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他自身有哪些属性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回答的问题。 [新课讲授] 1.人的自然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通之处。 (2)人的自然属性表现在: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第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第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2.人的社会属性。 (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分析)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即人作为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性,是自然界一部分,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规律支配制约;都具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但是人还有社会性,而且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动物不具有。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进行自然性活动过程中,渗透着社会性,受社会性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例如,人与动物都具有食欲,动物的食欲仅仅是本能的反应,是一种生存,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人的饮食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自然属性,同时它还有保持健康,发展体力、智力的需要,并且有社会交往、联络感情的需要,这则是体现社会属性,所以自然性受社会性制约。 (议一议)神舟系列飞船经过四次发射,生命保障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实现真人状态下的发射运行,这种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说明生存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3.“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1)“人性自私论”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私有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以后的产物,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逐渐走向消亡。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政治教案:事物发展的趋势
- 下一篇:高二政治教案:意识的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