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试题(4)


    26、上述原理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做工作必须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D、必须注意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地位和功能
    27、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28、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北京申奥成功,举国同庆,然而中国人也体味过申办第27届奥运会失败的苦涩。这说明
    ①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③意识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46分)
    28、一鞋厂推销员甲到某国去推销鞋子,发现某国多数人不穿鞋,认为鞋子在此地不会有销路,就打道而回。另一鞋厂推销员乙也到这一国家发现同样情形,但他预测到鞋子在这里将大有销路,建议厂长依据该国人的脚形特点生产适用的鞋子向该国出口,结果该厂获利丰厚。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知识回答:
    (1)甲乙两个推销员面对同样的实际,所得出的两种相反的结论是什么?
    (2)他们得出相反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才能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
    29、江泽民同志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解地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样,外部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
    上述讲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哪些?
    30、材料一: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防汛抗洪指挥能力和淮河防洪工程经受了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有关地方领导,时刻把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突击队作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高度重视,统一指挥、科学调度、顾全大局,带领群众夺取了抗洪救灾的胜利。
    材料二:淮河抗洪从战略思想到具体措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初步改变了单纯依靠“人海战术”的传统方式,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引导的重大转变,抗洪过程呈现出从容应对、紧张有序的新特点,给洪水以出路,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防洪新理念。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抗洪胜利的原因。
    2004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卷(56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4分)
    1、D 2、B 3、C 4、C 5、B 6、B 7、B 8、C 9、C 10、A 11、B 12、D
    13、B 14、B 15、B16、D 17、B 18、B19、C 20、A 21、B 22、A 23、D
    24、B 25、B26、C27、C28、D
    第二卷 非选择题(44分)
    28.(1)甲:“不会有销路”;乙:“将大有销路”。(2分)
    (2)原因:不同的人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不同;是否做到了从不断变化的情况出发;是否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6分)
    (3)①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②要从事实的总和、事物的多方面出发,反对从个别事实、一个方面出发(坚持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实际);③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使思想适应变化的实际,反对静止地看问题。④反对主观主义;⑤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分)
    29、“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 ”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2分);“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2分);“这样,外部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分);通篇内容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
    30、(1)重视精神的力量。我们的人民军队在抗洪过程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就体现了这一点。
    (2)坚持联系的观点。“统一指挥、顾全大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3)坚持发展的观点。淮河抗洪从战略思想到具体措施上的变化,体现了创新的观念。
    (4)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淮河抗洪“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突击队作用”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
    (5)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就是建立在“承认自然界客观性”这一前提之上的。
    (6)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从容应对、紧张有序”地与洪水抗争,“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等,都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调度”,“给洪水以出路”“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体现了人们在抗洪中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每小点3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