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2)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07:05:3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通过对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制定及实现过程,我们了解到,面对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①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你能举出一些吗?在你举的众多的矛盾中,谁又是主要矛盾呢?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纠正。) ②同样,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不是只有一件事、一种矛盾,也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你觉得有哪些呢?其中你认为谁是主要矛盾呢? (学生举例,教师对以上两个问题集中作总结、归纳。)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它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问题,城乡之间差别问题等都处于从属地位,属次要矛盾。 在同学们个人身上同样交织着许多矛盾,比如学习与休息,竞争与生存,成绩和能力,学习与成才,等等,但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我们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学习与成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它则是次要矛盾。 那么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 (l)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虽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规定和影响着我军与长春、沈阳之敌的矛盾,直接关系到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影响到全国战局能否顺利发展。 由于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依赖、影响的,次要矛盾反过来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军在锦州战役打响后,又用一部分兵力包围长春之敌;一部分兵力牵制沈阳之敌,这就为主要矛盾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活动方式:模拟作战部署 题目:“关门打狗”克锦州 中国十大元帅之罗荣桓 林 彪 教师的组织过程: 第一步,指导两名有一定多媒体制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把中国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作战部署及战争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有关历史知识建议请教历史老师。指导这两名同学以“参谋”身份就多媒体进行确定辽沈战役首攻地点定在锦州的作战部署的演练。指导这两名同学作恰当的分工。 第二步,指导两名 “参谋”演示多媒体课件,解说作战部署。要求讲清这么几个方面: (1)战略决战时的敌我形势; (2)为什么战略决战的方向首选东北战场,为什么辽沈战役的首攻地点定为锦州?这其中是如何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的?具体而言,纵观辽沈战役全过程的发展动态与结果,如何体现办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如何体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如何体现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建议把其他同学按电影上的形状 (长桌型)坐好,并采取问答式解说。提问的同学不一定,提的问题不一定,但一定是与战役部署有关的问题。其他同学均模拟各路纵队的司令员和政委。 第三步,教师归纳讲评。首先肯定课件制作的精美,其次肯定“参谋”的应答水平和机智水平,再次作归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和地位不同,两者相互依赖,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活动目的: (1)通过这项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一问一答,增强学生之间的语言、思想、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应变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那么,交织在我们个人身上的主次矛盾,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呢?哪位同学能具体地分析一下? (学生分析,教师补充、纠正。) 主次矛盾的地位、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政治教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下一篇:高二政治教案: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