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适当 精当 恰当(2)


    三、恰当。即使用案例方法要恰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能否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是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要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政治课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力求全面具体,切忌顾比失彼。教师在进行政治课教学中,要始终牢记教书育人这一宗旨。如果只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而忽视思想性和教育性,就会丧失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比如教师在讲授“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内容时,举例说:“一名只差一天就满14周岁的少年,为打游戏机与祖母发生争执,用极残忍的方法杀害了祖母,这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但他却没有被判刑,原因是他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人。”教师举此案例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性,但运用这样的案例则可能会诱导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学会钻法律的空子,甚至以年少不会被判刑为由,铤而走险去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2)坚持正面教育,切忌追奇猎艳。正面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强有力杠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追求有“趣味”,一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而过分地讲述一些离奇古怪的案例,或过多地描述一些奸淫烧杀的犯罪情节,就会在学生中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这不仅有悖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而且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容许的。(3)确保有的放矢,切忌随意评议。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要有针对性,要力争达到案例内容与学习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案”“理”合一。如果教师对所采用的案例随意评价,妄加断言,就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有害的结果。比如,教师在讲授“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内容时,如果举例说:“人称‘中国烟王’、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因大肆鲸吞国家和集体财产而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从客观上讲他多少有些冤枉。因为他为国家和集体创造了巨大财富,每年创利税就达200个亿。”
    显然,该教师所举的这个案例不仅会极大削弱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正确理解,增大思想教育上的困惑与障碍,而且甚至还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形成“即使犯罪也情有可原”的错误心理。其实,教师举此案例的落脚点应是“不论是谁,不论功劳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只要侵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决不能让情感上的差异取代法律上公正。(4)注重典型引导,切忌涉案过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举例一个接一个,甚至搞案中案,把政治课上成案例堆砌会,让知识服务于案例,让学生沉迷于案例讲述中,就会严重削弱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冲淡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教师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以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听课中思考,从案例中汲取,以达到预期学习目的。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就为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精当、适当和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政治课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而且还必将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与觉悟得到较大提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全书——政治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学课堂教学全书——政治课堂教学(上、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3.《思想政治课教学》(98——2002)
    4.《政治课教学》(97——2002)
    5.《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2002)
    6.《政治教育》(98——2002)
    7.《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2002)
    8.《教育学》南师大出版社
    9.《课堂心理学》河海大学出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