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了解国情 立足国情(3)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衡量哲学理论掌握如何,要看能不能分析实际问题。《课程标准》对这个问题的要求是“运用”层次,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教材主要是在“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的框题中来贯彻这一规定的,但又不能局限于这个框题。讲解时,一是要把第三节第一框题“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同第二框题“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内在地沟通起来进行讲解。第一框题讲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道理,讲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这些道理都是讲解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在讲第二框题时,要突出“中国的实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要简要地介绍基本路线的内容,分析其中一项内容同基本国情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要用鲜明生动的事例表明,由于党的基本路线符合我国国情,我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对这一阶段基本国情的分析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立论的根据。
    (请同学们用叙述方式介绍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过程及意义,教师归纳。)
    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精辟地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基本原则是四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战略是分三步走,以及应当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并据此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的活力迅速得到激发,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们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领会党的基本路线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党在现阶段必须实行这个基本路线,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立足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请同学思考教材第35页江泽民语录。)
    3.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学习历史的体会,教师归纳。)
    历史不仅属于历史,客观实际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历史还是后续事件的生长点,也是现实国情的根基。我们要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就不能不学习历史。
    要勤于学习。学习是进步的根基。青年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青年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更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广大青年要注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砥砺品格、磨炼意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胡锦涛2003年7月25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同团中央新
    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同学们阅读第36页第 4自然段。)
    历史变化发展的积累成为今天的现实,各种各样的现实,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留给了我们。我们不是生活在幻想之中,而是生活在非常现实的社会之中。因此,我们要多接触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力了解民情,了解国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