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双主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尝试(4)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12:05:58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设问 多少人? 神态、动作怎样? (添加画外音) 某甲和某乙所处位置和神态说明什么? 某甲敢剪吗?为什么?说明什么? 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适当地补充一些简单的例子 ,如磁铁的南北两极) B.故事情境 “盲人为什么会领路” (英国伦敦——“雾都”) 劣势 (一般情况) 盲人 优势 (大雾) 结合教材中的“议一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这里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讲到这里,矛盾的含义讲得差不多了,为了加深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概念,还需指出几个注意点: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难点,教材只是通过举例,没具体分析,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A、借助刚才的漫画“你敢剪吗” 设问:如果某甲离开自己这一边,跳到对方一边跟对方在一块,行吗?会导致什么结果(会否发生变化?向什么方向变化)?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相反相成)。 B、再出示导入新课时所用的古诗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及王安石对此句的修改:“一鸟不鸣山更幽”,(让学生自己来分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从两句诗歌中体会辨证思想、运用辨证思想,这样才能写出千古绝唱来。(体现对立统一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2、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又存在于事物外部。(简要分析:事物内部与事物外部区分的相对性) (三)结尾:朗诵狄更斯的文章(多媒体显示):狄更斯在描写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的英国时写到:“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秋天。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 再次体会矛盾的思想,进一步巩固消化新吸收的知识,同时,还可补充时政资料:讨论分析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四、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时间的主要支配者,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思维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使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主体作用更好的发挥。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为主体”主要表现为:学生→自学生疑→探索质疑→合作释疑→拓展创新。 2、注重服务意识原则。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从而真正学会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宰而是主导。教为主导,就是在教学中以教师为向导,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服务者。其主要表现为:教师→激发引导→信息反馈→点拨指导→启迪创造。 3、贯彻民主教学原则。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民主、平等、合作、信赖、情谊为基础的现代民主教学观。主要体现“生生合在作”、“师生和谐”。“生生合作”既包括学生之间的行为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它是合作表现的一种形式。“师生和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达到协调,它是合作的实质。模式要求教师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能给予正确引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培养。 4、重视思维训练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是知识经济的要求,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注重“问题中心教学”。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同时要求教师创设出一些具有深度、梯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要给出一定信息,当学生思考误入弯道,或出现思路阻塞、中断时,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补充信息,架起知识的桥梁与阶梯,疏通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思维的更高层次。 五、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不断学习和探索。表面上看,思想政治课教学简单,实际上,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每一个环节和方面都需要教师认真地探讨,精心设计,合理的组织。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学习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 2、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并对这些理论和观点有深刻系统的理解;要求教师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要求教师改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3、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是政治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政治教师要不断从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方面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归类、整理、加工、分析。一般做法是用所学的知识多角度、多方多层次分析,以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4、要有创新意识。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不是固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强调创新。既包括观念上、方法上的创新,也包括组织形式上、活动上的创新。要求教师在每一环节上都要创新,在任何时候都要创新,以丰富、完善、发展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 总之,高中政治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根本就是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教”的外因,只有通过学生“学”的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使学生主动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