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12:05:5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名司机因交通违章民警正要处罚时,他却谎称自己患“非典”,无端制造紧张气氛,玩笑开过头结果被拘留。 5月20日下午3时30分,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河北籍司机张某在无通行证的情况下,驾驶水泥罐车违章走禁行线,被北京丰台交通支队大红门队查获。当民警上前纠正其违章行为时,张某谎称自己正在发烧,可能是“非典”。民警随即问他:发烧为什么单位还让驾驶车辆?司机狡辩说没有确诊。见此情况,交通民警请示上级后立即拉起了警戒线,将其临时隔离,并劝告围观群众避免近距离接触。20分钟后,身穿防护服的120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将张某送往医院。经查,张某体温正常,无疑似迹象。而张某此时却说是在与民警开玩笑。非常时期,张某为躲避交通违章处罚拿“非典”开玩笑,制造紧张气氛。根据相关法规,张某被派出所依法拘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提问:为什么量变要转化为质变呢?质变和量变哪个更重要?怎样才能促成质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如果事物的发展仅仅是事物量的变化,那么,某事物就永远只能是某事物。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更为重要。因为,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时,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就会贻误时机。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31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可就教材中的事例作适当补充说明。) 教材中指出的在各种体育知识竞赛中,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缺乏信心”甚至“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阴影所困扰”,结果痛失良机的事例和教训确实屡见不鲜。前者多属心理素质问题,后者则多属迷信问题。 据报载,足球甲A联赛中的种种迷信表现就令人啼笑皆非,各队争穿白衣服就是一例。 某甲A球队领队串队出征,连输数场,后来因故有几场缺席,该球队却连赢数场,于是,有人就说领队是“霉鬼”,有他在必输无疑,说的人多了,连领队自己也怀疑起自己来了。最后队里竟开会决定:最后数场保级之战,领队不得参加。 某队在关键之役的前一天,由球队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串领教练、球员共 10多人,到球场摆设香案、祭品,焚香祷告,求神保佑,连队里的洋球员也拈香肃立,令人忍俊不禁。还有的人怕冲掉了好运气,赛前不洗澡、不剃头、不刮脸。 一些中学生也对“运气”信奉有加,往往把一点小事或某种巧合视为不祥之兆、心里蒙上阴影,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3)要重视量的积累 佛家有一部《百喻经》,其中讲了一个寓言;“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 请同学们思考:寓言中的这个大肚汉代表了哪种错误的观点?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1页第5自然段。 (同学阅读后,发言,教师归纳。) 寓言中的大肚汉,代表了一种错误观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不重视量的积累,以为办事情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只要搞某种突然的行动就能成功。 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32页第1自然段。 (l)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四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确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抱有充分的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政治教案:浅谈启发式在政治中的应用
- 下一篇:高二政治教案:思想政治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