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2)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12:05:07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①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内容。②可持续发展既是今天对以往行为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类未来发展前途的探索。③知识经济时代,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④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矛盾普遍性原理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创造条件促成良好的转化,限制条件防止不良转化。②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反对一点论,防止片面性。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并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用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矛盾特殊性原理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反对“一刀切”、“一风吹”、千篇一律。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②企业的发展必须既面向市场,立足市场,又加强科学管理,抓紧技术改造。③我国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矛盾要特别注意区分矛盾的性质,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②正确认识事物,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经验,党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全国。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20世纪中国两大理论成果——毛**思想和邓**理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主次矛盾原理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须高度重视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①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所以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②“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性质。③正确认识形势和估计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处理好人际关系。对缺点和错误要防微杜渐,对成绩和胜利不要骄傲自满。 发展的原因原理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根本原因、源泉)。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政治辅导: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下一篇:高二政治原理及方法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