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一政治课堂达标教案:宗教政策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市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它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的宗教政策还包括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框第一目“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这个情景导入是让学生对宗教界有所了解,便于进入下面的学习。第二目“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主要是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第三目“弘扬科学精神”。本目是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学情分析
    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特别是宗教对一些少数民族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东部地区的学生,很多人还存在疑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允许宗教存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呢?
    因此,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可以插入更多的图片或音像,通过音像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以扩大视野。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宗教问题较陌生,难点和疑点很多,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交流---验证结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六、课前准备
    1、生活中的宗教现象和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视频:尼日利亚冲突、世界三大宗教简介
    展示资料: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佛教、道教没有严格的入教仪式,信教人数比较难准确统计,估计也有好几千万人,加起来,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宗教。此外,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问: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而且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一样,对于我国来说都是敏感而复杂的问题。 “民族、宗教无小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
    设计目的:用事实说明民族宗教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我国也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如何处理好宗教问题至关重要,引出课题《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以小李的日常生活为线索,帮小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展开教学。
    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本课内容。
    自我介绍:我叫小李,高一年级的学生。家住丹城西寺旁,我们全家信佛教,尤其是我妈王大娘,她每天都得去西寺诵经、拜佛。还经常和佛友一起到处烧香拜佛。我从小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早已习惯,有空也会跟我妈去寺庙拜拜菩萨。但是最近我碰到了一些难题,有些疑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小李的困惑(一): 作为中学生,我可以信教吗?为什么?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四个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小李的困惑(二):我妈王大娘的这些活动都是宗教活动吗?
    ①早晨五点,在西寺烧香祈祷,请求佛祖保佑。
    ②七点在家念早经
    ③听说现在买基金很好赚。九点又跑了一趟西寺,请大师算一下。
    ④十点,邻居小女出嫁祭拜祖先,去看热闹。
    ⑤下午三点半,在西寺听经、诵经。
    ⑥晚上,我发烧。妈说不必上医院,只要找师父画画符就好了。
    ⑦我姐姐马上要参加高考了,我妈为她开光祈福,菩萨说她今年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的。
    (4)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区别迷信思想)
    小李的困惑(三): 今天在班里与同桌小陈争论:
    我认为: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考虑到我们班信佛的还不多,因此我们班可以组织一个佛教团体宣传宣传。
    小陈认为: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我们应到西寺等各大寺庙去向信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思考:你们怎么看?(学生观点阐述)
    教师引导: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同时,任何宗教组织的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布道、传教、宣传有神论或散发宗教传单或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出版发行宗教刊物。总之,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小李的困惑(四):今天在西寺听和尚们讨论《宗教事务条例》,说这是宗教界的一件大事。
    多媒体显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26号令: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宗教事务条例》
    结合材料思考:条例的颁布对我国宗教事务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
    这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一件大事,是落实国家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对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妥善处理宗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目的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探究活动
    ……是不是宗教?其实质是什么?
    (不是。秘密结社、崇拜教主、宣扬末世论、思想上控制教徒、聚敛财富、反抗社会、残害教徒身心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其实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小李的困惑(五):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宗教界代表人士驳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诬蔑。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 魏武)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于4月29日发表了“2010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其涉华部分对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状况继续肆意攻击和指责,对中国政府依法处理暴力犯罪活动继续恶意污蔑,继续攻击中国依法取缔“……”邪教是“宗教迫害”。对此,中国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纷纷进行批驳。
    “2006年9月,美国国务院发表“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指定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外交部指出:“美国无视事实,肆意攻击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只能说明它的无知和偏见。”
    问:美国国际宗教委员会发表这样的言论实质是什么?我国宗教界人士的批驳、外交部对美国国务院言论的抨击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小李的困惑(六):老妈说,西寺住持吹说他参加过世界佛教论坛。
    贾庆林说,中国政府全面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相处;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彼此尊重,团结和睦。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及其它宗教一起,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宗教在起什么作用?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的要求。
    (2) 两要求,两支持。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二、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视频:乌鲁木齐宗教界人士慰问武警官兵
    材料:助力上海世博、为地震灾区捐款
    教材P79-80页的三个镜头
    问: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反映的宗教现象?
    教师归纳:我国有五大宗教,我国宗教信仰者大约一亿左右,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他们有爱国主义传统,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主张和谐和平。
    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的长期性是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
    宗教不仅具有长期性,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何把这一力量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来,正是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所在。
    三、弘扬科学精神
    小李的困惑(七):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际上不就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吗?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小李的困惑(八):我能入党吗?
    我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在学校开展的“推优”入党活动中,被推选为学校业余党校培训学员。
    思考:
    (1)弘扬科学精神,为什么不干脆政府直接禁止宗教活动?
    (2)中学生应不应该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学生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信教是中学生的权利,中学生可以信教。信仰宗教的学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二:中学生应该是无神论者,宗教信仰者是有神论者,二者是矛盾的。中学生不应该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学生更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三:孩子信教,其实大多是由于受大人的影响,并非他自己有什么信仰,我们应该以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影响他们。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主要了解了我国的宗教状况,认识了我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通过学习,要明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遵循宗教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构建本框知识框架。
    2、利用导学案预习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九、板书设计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弘扬科学精神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十、教学反思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这一课时中教师不断地通过设疑、释疑、解惑,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加上老师的归纳,不仅使学生明辨是非,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导学案】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二、预习内容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内涵:
    注意:
    (1)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一切活动)
    (3)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5)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6)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①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不能干预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即宗教不能干预政治,但政治可以干预和影响宗教,因为国家要依法对宗教进行管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含义:
    (2)目的:
    (3)邪教不是宗教
    ①含义:
    ②表现:
    ③本质:
    ④正确对待:
    【点拨】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我国宪法规定:
    (2)我国政府的态度: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客观原因:
    (2)要求:(两个要求,两个支持)——如何引导?
    ①
    ②
    ③
    ④
    二、弘扬科学精神
    1.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
    2、原因(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
    3、措施(中学生如何弘扬科学精神?):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