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必修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http://www.newdu.com 2025/05/23 08:05: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解析:必修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石家庄实验中学 鲁红刚 一、学法指导 1.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回声”。所以,我们要注意从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个角度来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 2.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掌握从整体去感知、认识历史事件并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角度客观的把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4.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深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和掌握。 5.农民阶级虽然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就注定了其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从而使其失败就具备了历史的必然,也进一步说明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6.通过农民阶级在近代史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加深对国家农村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二、知识结构 ![]() 三、重难点突破 1.《天朝田亩制度》 ⑴主要内容: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主张平分土地;在分配制度上,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⑵评价认识 ①强烈的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份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出当时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对获得土地和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②空想性。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根本无法实现,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此外,再加上当时严峻的战争环境,导致它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③落后性。它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否定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实际上依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因此,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总之,《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功绩 ㈠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 ②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定都天京后,领导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断送了革命前程。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不可抹杀。 ㈡历史功绩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具有反侵略反封建双重性质。对外国侵略者开展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它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的影响 ④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进步的历史潮流。 ⑤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时期的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进,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1.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的理解 示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之以后,当时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中华民族与侵略者的矛盾还不十分尖锐。 2.对太平天国运动性质作用的理解 示例: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历史事件辩证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概念,它的领导阶级是中国资产阶级,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太平天国运动虽是农民运动,但是却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应选C项。 五、体验高考 1.(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对中国近代化”。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其具有落后性,不能推动中国近代化;《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但却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作用在于打击了清王朝,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对外国侵略势力打击作用有限。而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故选B。 2.(2008高考上海卷)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辨析能力。传统认为基督教传入我国是在唐朝时期,景教(即基督教)的传入。从时间上看A不对;明末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都没有打着外来宗教的旗帜,故排除B、D。太平天国运动创建的拜上帝教,把西方的基督教义、传统儒家思想、农民的大同思想有机结合,成为发到人民的思想武器。故C为正确答案。 3.(2006年高考广东卷)“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答案:C 解析:这道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注意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天兵”“杀妖”“南京城”“分田地”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4.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答案:B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的再认能力的考查。“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设想最早见于洪仁玕所写的《资政新篇》。 作者简介:鲁红刚,任教于石家庄实验中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热衷于教育教学,积极立足校本进行科研研究。2007年参与全品高考复习方案(河北卷)的编写,2008年参与了南京上进公司的单元卷的编写以及天利38套文综试卷的解析。近期在《考试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升学指导报》《素质教育报》《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时事政治报·历史版》、人教网站等全国各大报刊网站发表文章二、三十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