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


    深化理解
    拓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主要对文化创新而言。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的过程。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前后相继的一个过程。
    深化 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要进行继承和发展?
    (1)可能性。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精神力量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必要性。传统文化中包含精华和糟粕两个方面。其中的精华部分,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剔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误区 文化继承就是接受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
    (1)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于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2)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3)简单地认为文化继承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化,把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对立起来,在思想认识上是片面的,在行动上是有害的。
    (4)文化传承与文化继承是有区别的。文化传承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由此可见,文化传承既包括文化继承,又包括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当然,他们之间也存在联系,文化传承是建立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就谈不上文化传承。二者不能等同。
    注意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对文化发展影响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巨大。而社会制度的更替导致的是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是质变,所以对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应是社会制度的更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