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3)


    (3)文化创作者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延伸 文艺工作者只要立足实践,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吗?
    这一观点是片面的,立足实践只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全部要求。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动力和基础。①文艺工作者只有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文化创新的素材、文化创作的动力。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就必须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②另外,文化创作的成果则要服务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还必须明确: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②只有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收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3)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文艺工作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1.(P48)
    (1)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2)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作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提示 (1)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说到底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采风原指民歌的采集,现泛指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调查研究。文学艺术工作者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活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民间文化,获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感受群众对文化创新的要求,激发创新的热情,并为文化创新提供来源和动力。
    (2)①采风活动,文学艺术工作者通过"三贴近"活动,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创作的素材。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采风活动贴近群众,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③通过采风活动,可以更好地体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激发文化工作者文化创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又能使文化作品更加自觉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也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开拓文化市场。
    2.(P49)
    (1)你读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哪些作品?读后有何感受?
    (2)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异同?
    提示 (1)鲁迅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弊端",揭示了封建传统吃人的主题。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吃人的普遍性。鲁迅作品实际揭示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而这个社会在中国维持了几千年,构成了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全部历史,所以鲁迅通过其文学作品控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2)高尔基早期的文学作品,揭露了社会现实的丑恶,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小市民的自私保守,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以及他们反抗压迫剥削、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要求。高尔基的晚期作品,尤以《母亲》为代表,生动地反映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壮丽图景,展示
    了俄国工人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规律,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