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消费 (2)(3)
http://www.newdu.com 2025/05/24 03:05:55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学以致用 1.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__ 亿元纸币 ( ) A.1 000 1 250 B.1 200 1 350 C.1 000 1 200 D.1 400 1 300 解析 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 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 000+1 000×25%=1 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2.(2009·海南)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B) A.1∶4.95 B.1∶5 C.1∶5.6 D.1∶6.0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08年M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当于2007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1/1.1=Ⅹ/5.5,故B项正确。 3.(2008·全国Ⅰ)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B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15÷1.5=10(元),货币贬值20%,则10÷(1-20%)=12.5(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