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二政治教案: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事物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在物质的绝对运动过程中,又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
    A静止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a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何灭亡的过程。但在产生之后、灭亡之前其基本性质保持不变,这种性质的稳定性就是静止。
    【举例】人从呱呱落地到死亡之前;性别的确定。 水在0度-100度之间液态性质不变。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至今,人民当家作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性质一直未变。 食品在保质期内未腐烂变质。
    b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举例】汽车上的座位相对于汽车本身,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事物的静止状态并不是绝对的静止,不是根本不动,而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着的变动状态,是静中有动。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竹排的运动以青山为参照物,静止以江水为参照物;青山的运动以竹排为参照物,静止以地球为参照物。
    【名人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命题中,也暗含着对相对静止的承认。赫拉克利特承认人们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是由于河水的流动和变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说:"我们跨进,又没有跨进同一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当你踏入这条河流时,它已经不是原来那条河流了。这就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定了事物静止的相对性,认为一切变动不居,瞬息即逝,从而走向了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探究】P32页 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提示】只承认运动而反对静止,最终将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更多2015年高考备考资料、2015年高考动态、高考改 革信息,请关注高考网(http://gaokao.koolearn.com/)。
    
最新高校名单 985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 全国高校 成人高校 独立学院
高考专业大全 本科专业知识库 2014新增审批专 业 2014新增备案专 业
高考实用信息 211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 985院校高考录 取分数线 异地高考政策
 201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高考招生计划及 招生简章 高考报名人数
高考必备排行 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独立学院排行榜 毕业生质量排行 榜
 大学各学科排行榜 QS世界大学排行榜 中国顶尖中学排 行榜
高考备考指导 语文复 习 数学复 习 英语复 习 公式定理 满分作 文 模拟题 高考真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