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4)
http://www.newdu.com 2025/05/25 05:05:15 新东方在线编辑整理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题解 1.(P86) 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变化?你还能提供类似事例吗? 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丰富多彩。材料反映了我国文化生活由单一走向多样化,呈现出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即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类似事例:饮食文化由追求温饱到追求色香味俱全;电视频道由几个增加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文化内容日新月异;等等。 2.(P86) (1)你能否对上述某一观点提供具体例证? (2)在你看来,当前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还有哪些特点? 提示 (1)冯巩的相声,赵本山的小品,漫画,小人书等;花钱为亲朋好友点歌祝福,购买磁带、影碟等;借助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丁香花》传遍大街小巷,手机短信被众人接收和传播,产生了"拇指经济",通过"百家讲坛",许多经典名作如《红楼梦》、《三国演义》为人们所欣赏评析;中国有近一亿年龄、性别和职业不同的球迷彻夜观看2006年德国世界杯,东北"二人转"演员在全国各地的演出深受各阶层的欢迎等。 (2)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文化生产的个性化、盈利化、规模化、产业化、民族性、跨界性等;文化消费的大众性、时尚性、趋同性、选择性等。 3.(P87) 根据你的切身体验,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 提示 观点一描述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观点二揭示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应全面地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如网上算命等。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绝对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依法进行,同是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4.(P88) 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可否提出自己的建议? 提示 我赞同家长C的观点。因为重友情,并不是要进行"人情消费",中学生自己并不挣钱,所花费的钱都是家长给的,生日、节日互赠高档礼物,到饭店请客吃喝容易导致攀比,把友情庸俗化,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生之间互赠礼品应围绕有利于其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世故化、成人化。 5.(P89) (1)如果你支持第一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 ①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什么样的流行文化作品;②年轻人追"潮"有哪些原因;③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 提示 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金庸、古龙等一些人的武侠小说,崇拜明星、歌星等。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我塑造,等等。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2)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 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 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提示 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过了时间老人的筛选,并能最后存留下来,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如过往的烟云。 (3)如果你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 提示 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她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酒一样醇厚,经典文化是绿色文化,因为智慧之树是常青的,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文化也能够成为经典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