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与社会(3)


    【高考链接】
    (20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延伸】
    文化的定义
    在汉语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这是与"武功",即国家的军事手段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如:晋人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西方的文化一次,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联系、注意等等。英文为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宽泛,所以迄今为止在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科学、标准、严谨的定义。1871年,在人类学鼻祖英国人泰勒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中第一次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在此后的80年时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但包括泰勒的定义在内,没有任何一个定义得到广泛的赞同和认可。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程度。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经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物质为基础。每一社会都有与它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新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并以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新文化不可能脱离旧文化而产生,作为意识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它反过来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的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传统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各民族都有其独特性。"文化"和"文明"两词,有时也可以通用,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亦可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文明,一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它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应的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群众为国家主人,因而能够创造有史以来最高类型的文明。二是专指文化行为,如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各种纪律、讲究礼貌、讲究卫生等,是精神文明的表现,教材侧重对文明行为进行讲述。
    总而言之,"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内涵不同、外延有异的概念。"文明"的含义比"文化"广泛的多。一方面,"文明"具有与"文化"相同的内涵,即指精神或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文明"的外延与"文化"不同,比"文化"的外延大。
    【趣味阅读】
    从长江大桥建设看官员数字迷信
    2005年6月22日《工人日报》报道,长江上迄今已建成长江大桥34座。在这些特大桥梁中,其长度、跨度、塔高、通航净高以及开工、竣工时间等,往往特意选择6、8等所谓的吉利数字。夷陵长江大桥主跨采用两个连续348米,巴东长江大桥主跨388米,万州长江大桥主跨580米,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主跨618米,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主跨628米,正在建设的武汉长江第三大桥主跨为618米,刚刚合龙的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跨则选择了648米。悬索桥中,虎门大桥主跨888米,宜昌长江大桥主跨960米,名列世界第四位的江阴长江大桥主跨1385米,正在建设的世界第一大跨度斜拉桥苏通大桥则全长2088米,主跨1088米,塔高298米,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数字如果不是出于桥梁设计者的科学测算,而是出于建设决策者的独裁拍板,则是典型的数字迷信。
    长期以来,数字迷信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老百姓结婚、建房开工无不选择带数字6、8的所谓的"吉日",电话、车牌也选择所谓的吉祥号码。早在1994年,"8888888"的电话号码在河南省郑州市卖出了46.4万元。2001年,100辆私车"吉祥"号牌在广东省东莞市以总成交额高达261万元成功拍卖出。到了2004年,电话号码"88888888"被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233万元的天价购得;手机号码13585858585在上海以68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拍卖成功,据说创下了网上特殊电话号码拍卖的新记录;吉林省长春市长客一中一年级只有一年级一班、二班、三班、五班、六班、七班,居然没有四班。在今年的高考期间,许多家长对子女搭乘的出租车牌号、住宿的房间号码、考号都大有讲究,对带4、0的号码避之唯恐不及。这种数字迷信现象之所以大有越演越烈之势。这与商家的炒作,政府部门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更与部分领导干部带头搞数字迷信有关。看一看领导干部使用的手机、住宅电话号码和车牌号码,很少尾数不是6、8、9的。在网上随便点击一下"奠基仪式"、"开工仪式"、"开业仪式"等词语,只要有领导干部参加的活动,几乎都选在带有6、8、9 等数字的日子。领导干部的这种数字迷信,不仅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培育,相反助长了社会恶俗,同时可能是一种腐败行为。就拿长江大桥来说,每建造一座长江大桥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如果人为地刻意追求"吉利",无论人为地增多几米乃至几十米,都会导致巨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增加风险系数,导致安全隐患。
    人为什么会迷信?外国一位伟人说过:"迷信是恐惧、软弱、无知的产物。"美国加州首府萨克拉曼多的心理学家Sandbek研究认为:人们对未来越不具有前瞻性,就越是信靠迷信,心理压力容易导致迷信的行为。一些领导干部为何信奉数字迷信,甚至烧香拜佛?他们恐惧什么?有什么心理压力?这种恐惧和压力是出于学识恐慌、能力恐慌,还是因为害怕排挤、祈求保佑,抑或出现自身腐败,担心暴露?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和前程的认识是否明朗?笔者不便妄加猜测。但无论如何,他们对所谓的吉利数字是有所寄托的。
    数字只是符号,无所谓吉凶。期望大桥永固,只能靠科学的设计和优质的建造。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的赵州桥,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依旧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赵州桥不仅不带6、8等所谓的吉祥数字,相反带有今人最忌讳的数字4(即使用当时的计量单位可能也很难与六、八两个数字沾边)。看看祖先留下的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崇尚迷信的领导干部们或许能从中受到某种启发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