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及答案十三(3)


    17、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A、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B、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
    C、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 D、历史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
    18.现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乃大势所趋。对这一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1)是奉行"拿来主义",全盘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
    (2)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3)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4)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基础上,推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A(1)(2)(3) B(1)(2)(4)
    C(2)(3)(4) D(1)(2)(3)(4)
    19.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纂改古诗或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如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改为"但愿人长久、相伴XXX", "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4)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A(1)(3) B(2)(4) C(1)(2)(3) D (1)(2)(3)(4)
    20、2005年春节晚会舞蹈《千手观音》,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耀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 A、 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B、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C、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D、艺术创作不需要社会实践
    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因为( )
    (1)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2)中国自古以来保留的丰富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3)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1)(2)(3) B(1)(2)(4)
    C(2)(3)(4) D(1)(2)(3)(4)
    2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国各民族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C 爱国主义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D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23.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所以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
    A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 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
    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D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2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
    C、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