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化学 > 综合辅导 >

高一化学教学教案:物质的量(2)


    课题:第一节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