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2)
http://www.newdu.com 2025/05/25 05:05:57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①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②生产关系形成后,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会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 ①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来意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②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①社会生产的一切物质实体,都可以追溯到土地上 ②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3)资本 ①缺少资本或流通不畅,社会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 ②三态: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商品形态 (4)经营管理 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还会影响到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5)科学技术 ①科技进步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③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体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 连结性要素:经营管理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这样一个过程 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传统工业化的特点: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环境污染(减排)、科技含量低(发展科技)、效益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廉价劳动力(发展人力资源) 传统的工业化是以大量人力或资本的投入为特征的,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时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突出问题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①科技含量高 ②经济效益好 ③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④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①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联动和互相促进,是中国最终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