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3)
http://www.newdu.com 2025/05/24 05:05:09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3)》,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3) 话题 民族与宗教问题 材料一 2007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自政策,坚持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努力增进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的广泛共识,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 2007年3月16日,瑞丽市社会事业工作会议在市委礼堂召开。瑞丽市市委书记柳五三在会上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没有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宗教工作。此外我们还要正确处理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1)谈谈你对“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的理解。 ①“信仰上相互尊重”是指我国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因此,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由应得到不信教群众的尊重,不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由也应得到信教群众的尊重;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有差异,但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他们能够相互尊重。 ②“政治上团结合作”是指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管什么人都要热爱党、热爰社会主义祖国,拥护法律、热爱人民,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③只有在政治上真诚合作,才能真正做到信仰上相互尊重,而只有在信仰上相互尊重,才能有效地巩固和加强政治上的团结合作。 (2)我国为什么要处理好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 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为各种不同信仰的民族之间创造了和睦相处的社会条件。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宗教与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有着相互不同的情况,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致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②因此,一定要善于具体地分析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根据国家政策加以处理,把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做得更好。 (3)我国是如何解决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 由于我国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制定并实施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再加上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民族工作,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等,所以较好地处理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一政治教案:税收知识点
- 下一篇: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