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一政治教案:对外开放备课资料(5)


    ◎日本贸易振兴会理事长"山襄"认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的主要理由
    一是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材料,外国直接投资的纯流入量,1995年至1997年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1998年居第三位,1999年后位次虽有所下降,但2000年仍高达400亿美元,是日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四至五倍。而据美国一家公司编制的国外直接投资信息指数,2001年境外直接投资最有魅力的国家调查中,中国仅次于美国,在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当中,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做出了极大贡献,2000年中国的三资企业的出口占整个中国出口的47.9%。
    二是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先进的科学技术转移到了中国,中国的出口产品由纺织品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1990年,机电产品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只占9%,去年已经增加到了33.5%。
    三是外国直接投资导致中国产业的聚集,外商的生产活动,吸引了周边的生产零部件的中国企业,然后产业的聚集又吸引了新的外国投资者,进而又引来了更多的当地企业,从而形成了外国直接投资和产业聚集的良性循环。
    四是中国有丰富的、廉价而且优质的劳动力,这是亚洲其他国家无法与中国相比的一个优势。
    (第九次中日经济讨论会发言摘编)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内促经济发展外强大国地位
    对外贸易有力地促进、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89年11.8%上升到2001年的2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1989年至2001年,进出口环节为国家直接增加税收达5238亿元。目前,我国从事各项外经贸业务并与此直接相关的从业职工有700多万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00万人,有效地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外经贸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从1990年开始,我国扭转了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况。1989年至2002年8月,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14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已从1989年底的55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8月末的2531亿美元。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二位,对增强外商投资信心,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现在很多周边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对他们是发展机遇,可以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加速发展自己。
    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是我国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2001年中美贸易额805亿美元。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已达345亿美元。中美经贸合作不断加深,给双方带来了很大的实际利益,促进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2001年中日贸易额878亿美元,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已达321亿美元;2001年中欧贸易额766亿美元,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达到302亿美元。中日、中欧经贸合作的发展,使双方共同点与利益交汇点在增多,对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俄经贸合作近年来快速发展,促进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6.8倍;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1370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7.4倍;我国还对137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援助。与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增进了双方的传统友谊,有力地配合了我国外交工作,以及我国的"入世""申奥"和"申博"等。
    13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我国外经贸始终在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的根本前提下,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完成了外经贸质的飞跃。过去发展外经贸,主要是为了调剂市场余缺,后来主要是为了出口创汇,现在外经贸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时事报告》2002.1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