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高中政治学习税与利、债、费的异同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05:05:10 中国教育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下册第9页指出:从国家取得收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也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教材对这四种形式作了简要说明。本文依据教材前后知识,对税与利债费的异同发表一点看法。有助于对财政收入的四种形式作进一步理解。 一、税与利的异同: 税与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含义不同。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收入。利润收入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它是国家投资兴办的企业纳税之后的利润按规定交给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得到的股金分红收入也属利润收入。 第二,税收是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不能单独成为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利润是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利润是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因此,企业上缴财政的利润越多,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第三,税收(所得税除外)一般不受企业经营好坏的影响。 第四,纳税在前,缴利在后。纳税是在缴利润之前上交财政的。上缴的利润收是在企业纳税之后的利润按规定比例上交国家;在扣除上交税收后所形成的利润才计算上缴利润而形成财政的利润收入。 第五,税收的适用性广,除适用于国有企业外,还适用于集体企业和个人等所有纳税人。而利润上交则只适用于国有企业。 第六,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并且最可靠,成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而利润收入比重较小,也没有税收收入那样稳定可靠,如果企业不盈利甚至亏损则无法形成上缴利润。 税与利的联系: 第一,税收收入与利润收入都是企业纯收入(即净产值)的一个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 第二,税收收入与利润收入都是纯收入分配的一种具体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渠道。 第三,税收和上缴利润应具有法定性,每个纳税人和国有企业都应努力完成。 二、税与债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二者的性质看,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收入,不形成债务。债务收入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方式取得的收入,成为国家的和种债务。 第二,从是否具有无偿性看,税收收收入是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是无偿上交的,国家不需要偿还给纳税人。债务收入(如国家发行的国内债券和国外债券等各种公债)是国家要在一定时期偿还本金并支付的约定利息,是有偿的。 第三,从是否具有强制性看,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纳税人不依法纳税要受到法律制裁。国家为取得债务收入而发行的国债具有自愿性,是否认购和认购多少,完全由认购人决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中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两点想结合
- 下一篇:高中政治复习备考:常用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