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解剖析得真知(三十八)
http://www.newdu.com 2025/05/19 06:05:24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错解剖析得真知(三十八) 第十三章 算法初步 §13.1 流程图 一、 知识导学 1.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带箭头的流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2.算法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根据对条件的不同处理,循环结构又分为两种: 直到型(until型)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如图13-1-3,先执行A框,再判断给定的条件 ![]() ![]() ![]() 当型(while型)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如图13-1-4,当给定的条件 ![]() ![]() ![]() ![]() 图13-1-1 图13-1-2 二、疑难知识导析 1.“算法“没有一个精确化的定义,教科书只对它作了描述性说明,算法具有如下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和次序应当是确定的. (3)有效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是有效的. 2. 画流程图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流程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 算法三种逻辑结构的几点说明: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在流程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2)一个条件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语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 已知三个单元存放了变量 ![]() ![]() ![]() ![]() ![]() ![]() ![]() ![]() ![]() ![]() ![]() ![]() 错解: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流程图为 ![]() 图13-1-3 错因:未理解赋值的含义,由上面的算法使得 ![]() ![]() ![]() 举一形象的例子: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这种非数值性问题的算法设计问题,应当首先建立过程模型,根据过程设计步骤完成算法. 我们不可将两个墨水瓶中的墨水直接交换,因为两个墨水瓶都装有墨水,不可能进行直接交换.正确的解法应为: S1 取一只空的墨水瓶,设其为白色; S2 将黑墨水瓶中的蓝墨水装入白瓶中; S3 将蓝墨水瓶中的黑墨水装入黑瓶中; S4 将白瓶中的蓝墨水装入蓝瓶中; S5 交换结束. 正解:第一步 ![]() ![]() ![]() ![]() 第二步 ![]() ![]() ![]() ![]() 第三步 ![]() ![]() ![]() ![]() 第四步 ![]() ![]() ![]() ![]() ![]() ![]() 流程图为 ![]() 图13-1-4 点评:在计算机中,每个变量都分配了一个存储单元,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 ![]() [例2]已知三个数 ![]() ![]() ![]() 解:流程图为 ![]() 图13-1-5 点评:条件结构可含有多个判断框,判断框内的内容要简明、准确、清晰.此题也可将第一个判断框中的两个条件分别用两个判断框表示,两两比较也很清晰.若改为求100个数中的最大数或最小数的问题则选择此法较繁琐,可采用假设第一数最大(最小)将第一个数与后面的数依依比较,若后面的数较大(较小),则进行交换,最终第一个数即为最大(最小)值. 点评:求和时根据过程的类同性可用循环结构来实现,而不用顺序结构. [例3]画出求 ![]() 解:这是一个求和问题,可采用循环结构实现设计算法,但要注意奇数项为正号,偶数项为负号. 思路一:采用-1的奇偶次方(利用循环变量)来解决正负符号问题; ![]() ![]() 图13-1-6 图13-1-7 思路二:采用选择结构分奇偶项求和; ![]() 图13-1-8 思路三:可先将 ![]() ![]() [例4] 设计一算法,求使 ![]() ![]() 解: 流程图为 ![]() 图13-1-9 点评:这道题仍然是考察求和的循环结构的运用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求和语句的表示方法.若将题改为求使 ![]() ![]() [例5]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断. 解:算法为: S1 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若n>2 ![]() S2 依次从2~n-1检验是不是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不是质数;若没有这样的数,则n是质数. 点评:要验证是否为质数首先必须对质数的本质含义作深入分析: (1)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 (2)要判断一个大于1的整数n是否为质数,只要根据定义,用比这个整数小的数去除n.如果它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而不能被其它整数整除,则这个数便是质数. ![]() 图13-1-10 [例6]设计一个求无理数 ![]() 分析:无理数 ![]() ![]() ![]() 解:设所求近似根与精确解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05,算法: S1 令 ![]() ![]() ![]() S2 令 ![]() ![]() ![]() ![]() S3 若 ![]() ![]() ![]() S4 判断 ![]() ![]() 点评: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算法案例,将在第三节中详细阐述. 四、典型习题导练 1.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 ![]() ![]() ![]() A.S1 ![]() ![]() ![]() ![]() S2 ![]() ![]() ![]() ![]() S3 ![]() ![]() 2.下面流程图中的错误是( ) ![]() ![]() 图13-1-11 A. ![]() C.S的计算不对 D.判断条件不成立 3.将“打电话”的过程描述成一个算法,这个算法可表示为 ,由此说明算法具有下列特性 . 4. 在表示求直线 ![]() ![]() ![]() ![]() ![]() 的流程图中,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5. 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 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 6.一队士兵来到一条有鳄鱼的深河的左岸.只有一条小船和两个小孩,这条船只能承载两个小孩或一个士兵.试设计一个算法,将这队士兵渡到对岸,并将这个算法用流程图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用中心对称思想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 下一篇:三角形内角关系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