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力学(8)
http://www.newdu.com 2025/09/22 09:09:50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34.失重现象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向下) 35.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状态 (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 36.超重、失重对应的运动状态 37.处理超重、失重问题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 确定加速度方向 根据F=ma求解 38. 验证力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步骤: 1.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2.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O点(如图) 3.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画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 4.在纸上按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理论上的合力)。 5.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标度作力F′(实际的合力)的图示,比较F′与F大小(长度)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 6.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2)注意事项 ○1使用弹簧秤之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在实验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在同一平面内,并与纸面平行. ○2同一次实验时,两次拉橡皮条都要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点(保证效果一样). ○3拉橡皮条的细线要尽量长些,标记每条细线方向的方法是使视线通过细线垂直于纸面,在细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到O点的距离尽量远些。 ○4不要把F和F/混淆(实际的合力与橡皮条共线)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运动学(2)
- 下一篇:高一数学巧用知识点解题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