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数学A版 > 综合辅导 >

2018高考数学三轮复习,学霸学好数学的6大法则


    2018高考数学三轮复习中,应该怎么学?小编找到一位学霸的学习方法,从38分到141分,他用了这6大法则。
    
    @梦想家罗大虾,2014参加陕西省中考,数学116分(满分120),英语120满分;但在高一一年后,数学滑落至38分,英语65分(满分100);高考以数学144分位列全校第一,英语取得141分的成绩。
    数学成绩从38分到141分,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对你都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在数学上,他总结出了6个必要的注意事项,包括复习资料、数学思维、对待试卷的态度、题目如何分析、对待错题的态度、如何备考数学。这6个学习法则中囊括了几乎所有学习数学要注意的事项。
    【关于复习资料】
    书不在多而在于精,高三时市面上各位复习教辅大同小异,并且良莠不齐。备课组挑选的一定是在专业的高三教师看来很优秀的复习材料,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只有信任老师,信任老师所选的教辅。
    可以去向老师咨询,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本教辅,它的亮点是什么,比别的教辅好在哪里。由此要非常重视这本书的亮点(拿我校教辅而言,老师说它的优势在于每一节知识点后会配有很多判断知识正误的题目,将这一节知识之中,历届学生易犯的理解错误,易忘的知识漏洞,易误用的知识难点进行整理测试。)
    这一本教辅需要认认真真不放过教辅的任何一个小细节、小栏目、小题。
    对于书中列出的所有考点题型归纳技巧,一道一道用铅笔认真做完,一行一行圈点勾画看过。如果觉得某题难度较大或是思路题型新颖,要及时用荧光笔进行标识,红笔批改标重点,蓝笔题旁写错因分析。
    一轮复习讲求地毯式复习,数学更是如此,切记不可在一轮复习时对数学丧失信心。
    平时的练考、周考、月考、模考固然繁多,成绩时好时坏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对于文数更是如此,分数高低与题目设题难度直接挂钩。但一味地伤心懊悔绝不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上策。
    在短暂的小纠结后,必须及时分析全卷,不可拖沓,分析错因,是知识漏洞、题型不熟、易错点不清、时间紧张、考场运算错误还是…(错误类型较多,在此不一一赘述)在多次分析后及时分析共性。
    题型可选择小题与大题题型的专项练习册分类提高。(这时数学问题基本都呈现出个性化,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高考前不仅是学校会发很多资料,同学也会自己去购买很多。
    我高考前最后的复习资料搭配是:历次考题大错题本(最重要)+学校发的一本全部完成的教辅资料+高二高三课堂笔记本+最后时刻抢分所准备的个人小本子。(最后复习时间非常紧张,一定要减负再减负,资料做到最少最精)
    【关于数学思维】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老师们的吐槽“文科生真是一点数学思维都没有”但大家都认为数学思维是“难以捉摸”的,或是凭借“先天智商优势”。
    由此常在考试后会听到“XX题目完全没思路,压根不知道怎么做”,或是更有甚者“我不适合学数学”。
    与其抱怨倒不如花时间解决眼前的问题。
    首先,需要大家端正心态。
    高考文科数学有60%甚至更多的题目是考察基础题或是对基础知识点中易错易混处进行了轻微改编的中档题,事实上“让人完全下不了手、完全没有思路的题目”占比非常少。
    选填最后一题、导数与圆锥压轴最后一问,难度都较高。
    但其余的题目,无论有无数学思维,只要平时肯认真下苦功夫复习知识点、对历年真题一道一道做过分析,考试时谨慎都是可以完成的。
    【关于试卷的重要性】
    在所有的数学考试时,我不同的一点在于,草稿纸上只进行运算、画图等,所有的选填题目,在考场上我都会用铅笔在试卷上像坐大题一样写下步骤与思路。
    看上去是浪费时间,但事实上并不比在草稿纸上耗时多。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考后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考场上自己对这道题做出的第一反应的,可以直接看到哪一步的思路卡住或运算出现致误问题!(直接避免考后不记得自己考场上是怎么做错的)
    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出现所谓“题目过于简单,在大脑里就可以想出答案”所导致出现的低级错误次数。
    因为步骤的连续与严谨,还会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与大题的做题熟练度。通过历次试题,摸索自己做题的时间分配与技巧,这里不多赘述。
    【关于纠错本与试题的分析】
    高三考试的频率过快,一定要及时进行纠错(一旦拖延就会越积越多,逾期整理会导致试题不熟,错因不明)。
    我的纠错方法依旧沿用高二方法(见 数学从38分到144分,他总结出这7个秘诀!)既省时又省力,还直接保留了考场上原模原样的“解题思路”,方便集中分析历次试卷出现的共性问题。
    可以用红笔直接在试卷的铅笔过程上像批大题一样批改纠正,直击要害,一目了然。
    对于没有思路的错题、方法能够优化、侥幸蒙对的题目,用蓝笔写下自己在拿到这道题时的心里所想,是如何一步步分析的,为什么思路卡住(直接写在试卷该题旁,避免因为时间太长忘记此题当时不会做的原因)
    根据老师试卷解析,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是不是漏掉了题头的哪一处?还是没有充分挖掘题设条件?
    在写下这些的同时,就在潜移默化地提高着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写过后会让你对任何一道同类型的题都会记忆犹新。在遇到相似题目时,就会立刻在脑海里想到“这道题之前是不是做过相似的,两道题有什么异同,那道题目为什么不会做,当时的难点陷阱思路是什么,现在这道是不是也是同样的设题点,能不能用之前老师讲的好方法。
    以一个“审题员”的眼光去点评这道题的质量好坏,你的题目分析能力已经大幅上升。(这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拿到题先别急着做,先分析的真正内涵)
    当你高三阅真题、模考题无数后,在拿到高考试题的那一刻,一定会惊喜的发现所有的题目都在某张试卷上出现过类似题,那道题有几个易错点,是用什么方法破解的。
    这样在考场上绝不会再心慌意乱,而是独步青云,运筹帷幄,拿到高分如探囊取物!
    在别的同学吐槽题目多么难时,你可以自信的告诉他们:这个题以前出过,比这次的题难多了。
    做过的、错过的题目反复出错却没有印象,是查漏补缺最坏的结果!
    【关于对待错题的态度】
    高三的数学学习,万不可患得患失,不能抱着所有题都必须做对的想法去考试,会平白无故让自己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发挥出真实水平。
    要知道任何一道错题,都是一次绝佳的修补知识漏洞的好机会!还有人称“把错题当做恋人一样对待”。
    我们需要怀着敬畏与欣赏的态度去解决所有的数学题目。
    要站在“分析与点评”题目的高度解题,而不是简单做过,做过即忘。
    【关于高三数学备考的心理】
    正如我前文中所提到的,模拟题的难度通常会大于高考题,并且由于出卷人的不固定,每次数学成绩的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排名比成绩更重要)
    每次考试的目的在于帮助你找到知识点上的漏洞,在高考前加以弥补。不需要对一时的得失耿耿于怀,和自己过不去,反而使之后的复习受到影响,得不偿失。只要自己真正尽力,无论成败,都无怨无悔!
    对于高三的数学学习,要学会苦中作乐,可以在老师讲解知识点或讲题时随手记下他随口的抱怨或者有趣的语言等,在考前压力最大时,翻开笔记、错题本和试卷,仿佛老师就站在我的面前,对我讲解着题目的来龙去脉,吐槽着我们的成绩…这些都助我在温暖之中走向成功。
    写在最后:
    毕业后的我,回想起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历程,酸甜苦辣样样皆有,这其中的种种艰辛与不易,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初成此文,便是为了让现在还在迷茫、观望、犹豫自己未来数学前途的文科学弟学妹们意识到,文科生要想学好数学,“端正的态度”是最最重要的,不必忧虑自己到底能不能够学懂数学,或许从最简单的用心整理笔记,用心做好作业,用心整理纠错本开始,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道题,最终你一定会发现,你早已化茧成蝶,数学已被你收入囊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