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几种重要金属 、 、  二. 教学要求: 1. 掌握几种重要金属的主要性质 2. 了解常见题型的解法及技巧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的计算 2. 及其化合物计算 四. 知识分析: 1.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3. 铝三角、铁三角的转化关系   4. 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  (2)氢氧化物  【典型例题】 [例1](1999年长沙联考试题)将 、 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 、 B. C. D.  解析:将 、  混合气体是由 组成,又根据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在 与 ,即 ,  ,![]() = 。 故![]() ![]() ,在选项中只有D符合 与 的这一量的比。 [例2](高考科研题)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为 ; 为 ; 为 ; 及其氧化物 固体。据此可确定碱金属  解析:本题若已知 各自的质量,就属于常规计算题,而题中只知混合物的质量,显然还缺少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见尚缺少一个条件。要求解有两种途径选择:一是求得 的原子量的区间,这就要建立不等式组,可用极端假设法建立不等式组。 若 全部是 可计算出生成 的质量为 。(式中 为 ,由 可计算出生成 的质量为 。 依据题意可知, ,则可建立不等式: < < <![]() [例3](2000年西安模拟试题)某干燥粉末可能由 、 <4" >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 通过足量的 、 、  B.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和  D. 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 )、 ),气体 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全部消失),说明 和 和 至少有一种一定存在。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 ,但 受热分解会使混合粉末质量减少,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却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 、 、 ,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 的判断,关键是忽视了反应: ![]() [例4](1998年北京测试题)将 固体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到 ① …… ② …… ④ (1)首先分析当 分解得到的 恰好与 完全反应的情况,此时的反应可看作: ,即 ,残留固体为 。 (2)当 > 时, 过量,残留固体为 和 ,气体为 恰好将(1)中产物 时,此时残留固体为 、![]() ,即 。 ② 当 < < 时,过量的 分解产生的 完全反应,此时残留固体为 ,气体为 (水蒸气)。 ③ 当 < 时,过量的 分解产生的 完全反应后, ,气体为 (水蒸气)、 的比值 残留固体 气体 > 、 ![]() ![]() ![]() < < ![]() < ![]() 、 , ),然后在这一反应产物的基础上讨论反应物过量时的情况,从而确定过量。 [例5] 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放在①氧气中,②氮气中,③空气中,④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序号)。 解析:要分析产物的质量,首先必须准确地写出镁条在各气体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