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09-2010学年下期中考2011届高二历史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尊王攘夷”②“王政复古”③“大政奉还”④“戊辰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23、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的条件主要是
    ①统一国内市场②自由劳动力③技术和人才④资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实现 B、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D、比较彻底地消除日本封建势力
    25、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勒索战争赔款,增辟商埠 B、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C、修筑铁路,开设工厂 D、展开投资竞争,掀起瓜分狂潮
    2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27、动摇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理论基础的是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仁学》 D、《中外纪闻》
    28、晚清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动,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激进民主主义者
    29、戊戌变法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D、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
    30、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形成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中国史纲》指出“他(秦始皇)让秦国原有的军队依旧集中在秦国本部,少数地方兵只是警察的性质。……为的是任何地方若有叛乱,中央军可以迅速赶去平定。历来创业之主的军事布置没有比始皇更精明了。”秦始皇实现上述目的主要通过
    A、在中央设太尉 B、修筑驰道
    C、在地方设郡县 D、皇帝直接掌握军权
    32、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
    33、“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此诗写在
    A、平定“三藩之乱”后 B、收复雅克萨之后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 D、平定噶尔丹叛乱时
    34、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的权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