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练习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六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七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材料五、六、七均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表达了什么愿望?(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二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比较材料五和材料二,指出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5)材料七与材料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分)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
    27.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l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当时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之处?(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4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世博会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促进作用?(3分)
    (4)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促进“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的主要因素。(2分)
    28.材料一 美国在独立之时虽然科技远远落后于欧洲,但却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首先,美国是18世纪理性时代的产物,在观念上认同于科学、自由、理性。美国社会的自由开放大大有利于科学的创新精神。……立法者们十分看重知识,认为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而且,他们一致认为科学与教育应独立于政府而发展,以免受政府的限制和控制。 ——钱满素《美国文明》
    材料二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诞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工程师叔父的影响,他从小受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896年爱因斯坦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1年获得瑞士国籍,于次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于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1909年爱因斯坦离开瑞士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爱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德国。1933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
    材料三 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1945 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他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非常的沮丧。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不得摘抄原句)(4分)
    (2)材料二中 “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是指爱因斯坦创立了什么科学理论?(1分)他对物理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分)
    (3)材料三中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何在?( 1分)后来爱因斯坦对研发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社会责任感?(2分)
    (4)结合材料四简要说明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分)
    高二历史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DBBABBCCACCD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BACADBBCBCC
    26.(20分)(1)由鄙夷到师夷。(2分)鸦片战争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冲击。(2分)
    (2)材料三表达了19世纪末,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强烈愿望;(2分)材料四反映了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的有识之士要求变法图强的愿望。(2分)
    (3)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2分)
    (4)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危险;(2分)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2分)
    (5)材料七是对材料六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区别在于学习内容的不同。(2分)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分)
    27.(15分)(1)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1分)孔子提出了“仁”、“礼”。(1分)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分)
    (2)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科学等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答出两点即得2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任答2点即得4分)
    (3)推动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科技与发明,改变人类生活。(3分)
    (4)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交流越来越便利;多极化趋势加强,意识形态冲突减弱;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任答两点即得2分)
    28.(15分)(1)启蒙思想的影响,观念解放;社会自由度大;立法者重视科学知识;科学教育独立于政府。(4分)
    (2)狭义相对论(1分)。改变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2分)。
    (3)迅速消灭德国法西斯(1分)。反对使用核武器(1分)。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用科学造福人类。(2分)
    (4)原子弹爆炸造成巨大灾难,核电站不断向社会提供电力,所以科学既能造福人类社会,也会造成灾难,是一把“双刃剑”(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