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 D.《约翰•克利斯朵夫》 20.“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21题11分,22、23、24、25题各10分,26题9分,共计60分 21.(11分)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材料三 (右图漫画)“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的话,你会帮助谁?”对这一问题,网上的观点不尽相同。有网友戏称:“俺会帮孔子吧,因为孔子弱。”“帮老子,老子天下第一的嘛。”“我是路过打酱油的,不关我事。”等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2分)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主张的提出,在当时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的基本主张,(2分),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3分) (3)读材料三,“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的话”,你会选择帮助谁呢?谈谈你的理由。(2分) 22.(10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 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三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3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2分) (2)透过材料二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分) (3)举一例能佐证材料三观点的史实。(2分) 23.(10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恩格斯关于18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状况的表述:“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彼特拉克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3分) (3)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早期西方美术界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2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