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翻译下面文言文。(8分)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划线句子。(5分)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2)译文: (3)译文: 16.默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处。(任选两句,4分) (1)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诗经•氓》)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伶官传序》) (4)六国破灭, , , 。(苏洵《六国论》)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词后问题。(6分) 卜算子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首作品的抒情方式是 。“梅花”象征了 。 (2)全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 答: 五、(18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维也纳寻找贝多芬 那是一个时而晴朗,时而飘着雪花的三月,我去维也纳默默地寻找贝多芬。即使在维也纳,贝多芬也是很难找到的。虽然他从1792年11月就到了“德意志音乐的首都”维也纳,在那生活了35年,乔迁过30个寓所。而且,几乎他所有的重要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1827年3月26日,“他在大风雨中,在大风雪中,在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罗曼•罗兰《贝多芬传》)。那所宅第就坐落在黑色西班牙街上,一百多年来,一直保留为贝多芬纪念馆。但我在黑色西班牙街听到的最后一个低沉的音符,看到的是一个凝固了一百多年的悲剧的终场,却没看到贝多芬,没有! 在贝多芬的祭日那天,我走进维也纳森林的海伦娜山谷,过了一座湍急溪流上的小桥,就是人们说的“贝多芬小路”了。路两旁堆积着去年的黄叶……树枝上刚刚有些绿意。小路旁边竖有一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了一段贝多芬1815年的日记:“恍惚大地上的每棵绿树都在向我述说。神圣啊!神圣!森林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谁能把这一切用语言来表述?森林里的甜蜜和静谧……”罗曼•罗兰证实:他的“耳朵完全聋了。从1815年秋天起,他和人们只有笔上的往还。”可他竟然还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大自然的语言是神明的语言。否则,人类的损失就太大,太大了!在离开地面约两米的粗糙的峭壁上,雕刻着青年贝多芬的半身像。路旁有一块贝多芬经常歇息的岩石。这时,我真正找到了贝多芬!听到和看到了他!我悄悄地坐在贝多芬的身边。他的右手轻轻地敲击了一下岩石,神秘的IA—MI的和声从天而降。在他整个灵魂领域里,轰然出现一个D小调的动机。这个动机带着他回顾了自己痛苦的一生。我看见,阳光落在他那饱满的前额上,很快就移去了。留下的是淡淡的愁云。雪花落在他的眼窝里,很快就融化了,留下的是浅浅的泪痕。接着,林中一只对春天最敏感的小鸟啭鸣起来,引出一段春天的牧歌。之后,热切的和平祈求与无奈的人生惆怅交替出现,号角声像是渐近,又像是渐远。最后,美妙的合唱在提琴的带领下升起。唱的是什么?他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是席勒的《欢乐颂》!对!是的!“拥抱吧,千万生民!把吻送给全球。”欢乐和爱是一体的,是分裂着人类的永恒的渴望。但在器乐和声中,不是理想地体现了人的融合么?——贝多芬一跃而起,一路看着、听着、欣赏着,携带着他所创造的美丽欢乐的世界,回到自己的住所。当然他在谱纸上绘出了海伦娜山谷里的一个辉煌的白日梦——那就是伟大的《第九交响乐》。 18.(1)贝多芬耳聋之后,仍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文中大自然向贝多芬诉说了什么?(至多不超过9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贝多芬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超过15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19.贝多芬在海伦娜山谷所做的辉煌的白日梦,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超过5字,2分) 答:________。 20.作者在文中分阶段地揭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旋律的含义,共分为三个阶段,将其具体内容按要求填写在空格内。(6分) 第一阶段内容_______(不超过5字) 第二阶段内容____________(最多不超过15个字) 第三阶段内容_________(最多不超过5字) 21.对文中相关的描写分析恰当的一项是(4分)【 】【 】 A.文章第1句在交待访问维也纳的时间的同时,用简洁的笔墨描写维也纳早春的风光, 表现出对贝多芬居住多年之地的向往。 B.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描绘了贝多芬逝世之时的自然景物:风声雷声, 雨雪交加,就是在渲染伟人长逝时的悲痛气氛。 C.贝多芬小路“两旁堆积着去年的黄叶……树枝上刚刚有些绿意”写出环境的安静与 萌动的春意。 D.作者写阳光落在贝多芬的前额,雪花落在他的眼窝之句,目的是象征贝多芬的内心 对人生的痛苦感受。 六、(12分) 22.阅读下面所给的文段,仿照横线前后的语句再写两句话,要求内容一致,句式相同。 (4分) 顽石在与心灵的撞击后选择了高山,因为它相信: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 浪花在潮起潮落后在其深处选择了大海,因为它相信:大海无声,自是一种深邃。凡此种种,雕塑了大自然的美,因为那是心灵的呐喊。 23.仿照下面一首以《蛇》为题的寓言诗,以“鼠”“蜗牛”或其它某种动物为题再写一首寓言诗,行数基本与例诗相同即可。(4分) 蛇 再笔直的路 也会留下曲折的足迹 让你总结教训 你却总是报怨 行程不按自己的思路设计 24.阅读下面一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4分) 央视名牌栏目《同一首歌》将首次采用冠名权拍卖的方式,对演唱会进行市场化运作。 2004年4月24日,《同一首歌》将在上海举办“上海健康主题音乐会”。组委会委托上海东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此次演唱会的冠名权公开拍卖。据悉,本次冠名权拍卖的参考价为300万人民币,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演唱会的制作,企业得到的宣传回报将达21项。 该演唱会将是《同一首歌》栏目创立4年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观众最多、演出阵容最强的主题晚会,拍卖公司预计,此次演唱会将吸引4.5万人在现场观看,电视观众将超过3.5亿人。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以“改变”为话题写一则作文,文题自拟,文体不限。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我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困难、碰到瓶颈,也一定有“头撞南墙”的时候。 《古兰经》上有一个经典故事,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然而故事的结局足可让你我回味—— 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人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高二 语文 一、1.D 2.A 3 .C 4.D 5.D 6.C 二、7.A(B项的“决定性”和D项的“决定”都过于武断,C项的“一部分”用于限制“运动才能”);8.D(A项“两种不同类型的ACTN—3基因”有误,BC项均曲解了“分别来自父母”这句话);9.C(C项答非所问,文中根本没有提及“补充缺失的辅肌动蛋白”问题);10.D(偏离文意,与全文的中心不符) 三、11.A(应是“碑文”); 12.B(A项意义分别是“是”“你的”,C项分别是“那个”“其中”,D项分别是“因为”“把”);13.B(名词动用);14.C(主次观点颠倒) 四、15.(1)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而不能说出,怎么能说得尽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而谨慎采取的原因啊。 (2)靠什么明察这个问题? (3)这话,确实啊!善的得到进用,那么不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 16.(1)楼船夜雪瓜洲渡 镜中衰鬓已先斑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智勇多困于所溺 (4)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7.(1)托物言志;作者孤高耿介、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性格。(2)词人以梅花明志,表示不管遭到任何险恶的命运,甚至粉身碎骨,他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怀都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五、18.(1)森林里的甜蜜和静谧(2)因为大自然能给人以心灵启迪 19.欢乐和爱(或人类的融合)20.第一阶段:春天的牧歌;第二阶段:热切的和平祈求与无奈的人生惆怅;第三阶段:欢乐和爱(或人类的融合、欢乐颂)。21 C 六、 22.小草在与心灵的撞击后选择了大地,因为它相信:大地无声,自是一种广博;白云在心灵深处选择了蓝天,因为它相信:蓝天无语,自是一种开阔; 23.《鼠》谁说/掉进米缸是个美梦/当坐吃山空/却再也出不来的时候/我的肠子都悔青了 《蜗牛》走得慢些没什么关系/别让敌人掳去/稍有风雨/便可躲进安乐窝里 24.《同一首歌》首拍演唱会冠名权 七、25.(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