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教学设计案例(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苍凉的秋景蕴涵着无限悲苦的愁绪。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的感伤,两者和谐融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英雄人物的悲伤中往往仍带着几分豪壮。
    “悲秋”的内容还又许多。如:“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诉说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二)
    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也就是说,“象”同而“意”异,“意象”就不相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烂漫的色彩。”(峻青《秋色赋》)“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故都的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清新生动之“象”与希望隐居之“意”构成优美的意象,令人心驰神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生机勃勃的景象蕴涵着积极乐观的情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秋天的红叶不仅色彩比二月的春花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生机盎然的秋景,寄托着诗人的精神、志趣,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毛泽东1925深秋重游橘子洲,写下《沁园春长沙》一词。请看上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